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东方少年团学生记者康保公益行

时间:2018/6/22 15:09:25

来源:东方网    作者:郭俊铉    选稿:吴怡闻

6月19日,考试刚结束,我作为东方少年学生记者,有幸随着春秋集团和上海公益人前往河北张家口康保县,参加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春秋集团举办的“为地球母亲 康保生态修复项目”交接仪式,作为随行的唯一一位学生记者代表,见证了上海企业家在康保的公益之举取得了巨大成果,也萌发了一颗公益之心。

出发:春秋公益人在路上

6月19日一早,6:30不到,我们就赶到了虹桥机场一号航站楼,乘坐春秋航空9C8607航班前往张家口。飞机7:20起飞,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10点不到就降落在张家口机场,来不及到2022北京冬奥张家口施工现场看看,我们就坐上了直达康保的中巴车,经过2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了坝上草原——康保县。

春秋集团常驻康保负责植树的生态社社长张磊老师在车给我们介绍了康保的情况。康保地处海拔较高的蒙古高原南缘,与蒙古交界,属国家级贫困县,年均降水量不足350毫米,年蒸发量达1772毫米。由于过去不当农垦和过度放牧,这块土地上植被退化,土壤严重沙化,小动物更是踪迹难寻,成为京津风沙源区之一。十年九旱,当地农民种植小麦、土豆、荞麦等耐旱作物,每亩产量仅200斤左右,自然条件极为恶劣。

那为何春秋集团要离上海这么远的康保来植树呢?原来是春秋集团有个很有爱心的“老顽童”——王正华董事长。王正华爷爷一头白发,75岁的身高超过1米8,很有精神。他一路谈笑风生,讲述起春秋与康保的缘分。

那是2013年开全国两会,大风沙刮得眼前看不见天安门,王正华爷爷于立下一个心愿:春秋人要为北京减少几粒沙。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选定了康保。在河北,当地人称坝上草原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儿子还难,但以王正华爷爷为首的春秋人就要选最艰难的地方,啃下这块“硬骨头”。

现场:光秃秃草原修复成生态园

“为地球母亲 康保生态修复项目”交接仪式于6月20日上午在生态园现场举行,我随着大家来到了现场。

WDCM上传图片

生态项目交接仪式现场

交接仪式简短而隆重,来了很多嘉宾。有来自北京国家林业局刘于鹤原副部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怒云和一些专家,有来河北省和张家口市的领导,上海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华、“小巷总理”全国人大代朱国萍、长宁慈善基金会执行副会长方慧芳、上海中医药大学袁秀荣教授等与春秋集团捐资股东代表也参加了仪式。

大家都纷纷赞赏春秋的公益之举。目前,这个项目围封修复植被生态面积4011亩,栽植各类乔灌苗木28万余株,由春秋集团和王正华董事长等股东个人捐资共1900万元。

WDCM上传图片

生态修复项目对比(修复前)

WDCM上传图片

生态修复项目对比(修复后)

以前光秃秃的草原,现如今生态修复园区草木郁郁葱葱,最高的樟子松已经高至2.5米,野鸡、刺猬、狐狸、鸿雁时常“串门”,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度评价为:创建了我国干旱风沙区生态修复国际一流的示范区。这个项目历时四年,按规划完成植树种草、修复生态面积4011亩,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独立验收,成功栽植各类苗木28万余株,平均成活率近90%(国家合格标准为成活率70%),其中樟子松成活率近100%,堪称为奇迹。

春秋生态保护社康保工程项目部总经理助理段义说,在这里种树,成活率相对较低,基本是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成林。春秋集团不仅投入巨资,还调派干部常驻康保,还协调从调研规划、作业设计、施工单位选拔到监理聘任等多层次专家学者与施工实践的有效整合,强调从选苗、整地到栽植、浇水、抚育,各个环节既有专家的科学依据,又充分尊重当地资深人士的实践经验,反复研究、严格把关。

WDCM上传图片

我和袁秀荣教授在领养的樟子松前合影

行动:我也领养一颗樟子松

在生态园,我看到一些樟子松前写了牌子,有姓名、时间,松树的大小等等。2016年6月30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袁秀荣教授领养了一颗樟子松,写上了自己的姓名。王正华爷爷和春秋集团的20多位股东捐资人也各认领了一颗。现场的很多上海专家和记者也纷纷认领,我选了一颗和我身高差不多的松树,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希望几年后再来这里时,已长成一颗大树,而我也能在学业等方面取得进步。

康保县的县长魏红侠对上海企业和市民的慈善之举十分感谢,他说,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康保生态的改善能为北京和冬奥作出贡献,领养一棵树,也为北京冬奥添一份力。这让我很激动,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为奥运出力,真是太兴奋了。

WDCM上传图片

我和王正华爷爷在领养的樟子松前合影

王正华爷爷说,在河北康保进行生态修复的初衷就是为中国减少几粒沙、为康保增加几片绿,为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几块钱。除了继续进行生态修复项目外,春秋集团已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药企业专家、企业家多次赴康保考察,组织当地人员外出学习,在当地试验种植黄芪、黄芩等适宜昼夜温差大、耐寒耐旱的中草药,探索发展中草药栽培、加工等产业示范基地,为当地农民扶贫脱贫作出新的贡献。

2天的康保之行很短,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公益活动,让我感受到公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东方网学生记者也能参与其中,希望更多的伙伴加入进来,从小播下一颗公益的种子。